無障礙智慧生活環境

課程學年: 109學年下學期
課程名稱: 無障礙智慧生活環境
任課老師: 洪菁霞
開課單位: 通識教育中心
活動地點: 台南市

相關SDGs議題

良好健康與社會福利 減少不平等 和平與正義制度

心得與花絮

一、課程成果

1.引發學生對於課程主題「無障礙」之關注與動機:
透過學生之心得回饋發現,學生在實際嘗試使用輔具後,方才明白身障者外出之困難與需求,因而能夠更加設身處地為高齡化社會可能遭遇之情況預先思考。
2.問卷調查結果
藉由課程進行,引導學生對需求者之認識、了解與同理
整理統計學生回饋之質化分析,發現在學生回饋中較常提到幾個面向,包含:服務的意義、實際體驗後之感想、與換位思考後的自我改變,透過課程主題的安排,培養學生站在他人觀點思考。
3.透過課程教學策略,幫助學生覺察自我成長
在學期末觀察學生之課程短片時,發現藉由課程要求,讓學生走入社區,更加引導學生對於在地關懷之敏銳度與議題之向心力;在影片與心得中,亦可看到學生感受到自身的資訊整合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與口才表達能力,各項能力在經過課程之後有所成長。
4.從他人經驗訪談中,學習不同處事態度,體認更多可能的選擇
透過與輔具使用者之相處與接觸,培養學生同理心,了解他人在遭遇人生轉變時的心境變化,並套用到己身之生活經歷;嘗試與不同族群對話,看見社會多元之組成。
5.同儕小組式進行課程討論與產出,截長補短並相互學習
課程以分組進行,讓學生藉由與他人互動交流,學習團隊合作。回饋中可看到學生多次提及分組學習讓學生透過他人之長處,看見自我不足的覺察體認,並思考更多改變之可能。 
 

二、學生服務心得摘錄

「期許自己未來在看到需要改善的設施或者是身心障礙者遇到困難時,我都能主動去幫助他們,即使只是一點點的舉手之勞,但對他們來說或許都是一個很大的幫助,同時我也希望在未來有機會可以參與相關的遊行或是到協會幫忙,幫助他們爭取應有的權利,為達成無障礙生活環境盡一份力」
「透過這樣的訪問方式反而更讓我了解到身障者對於事情的真正看法和視角,後期我們架設網站的時候查了一些關於古蹟的資料也讓我收穫很多,雖然我們因為疫情而改變了計劃,但透過與特派員和組員間的互相合作也讓我吸收到不同的知識。」
「對於課程設計非常有趣,小組報告的分組方式也讓我能夠接觸到不同專業的同學。這讓我學會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大家好好相處、合作完成作業。另外,在醫學院用輔具進行的比賽真的非常有趣,不只是讓我們更深入瞭解如何正確使用護具,也讓我和組員增進感情!」

三、課程影像摘錄

金剛芭比-林欣蓓演講
再次邀請到林欣蓓小姐來為同學們演講,時隔半學期的時間,林小姐又帶給大家對於身障朋友們不同的視野,也分享到自己即將又要面對不同的人生旅程,將自己的勇氣與同學共勉之。
輔具資源中心參訪
透過台南市輔具中心的治療師們詳細的介紹各式不同的輔具,讓學生們認識並且了解該輔具的操作及使用方式,也透過實際體驗的方式給學生加深印象並應用在生活當中,幫忙需要的身障者。
無障礙輔具體驗
介紹常見行動輔具(輪椅、四腳拐、腋下拐與前臂拐)與其使用方法,並前往校內各系館使用輔具體驗無障礙設施,藉由實際使用經驗,體會無障礙設施設計便與不便之處。
古蹟歷史App 製作
在線上訪問完各身障者後,小組成員們根據身障者提到古蹟歷史環境的介紹以及可能造成其不便之處提出建議及可能的修改方案,提供身障使用者了解無障礙設施的使用現況。
創意設計思考
設計主題為“當無障礙設施被占用時,如何善意的提醒用路人",將各組分配不同學系的學生進行多元討論與利用日常中常見的物品進行實作。
身障者線上訪談
學生與身障者透過 Google meet 在線上進行訪問,討論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對他們的影響,學生與身障者共同分享經驗,了解身障者日常外出時所遇到的困難與需求,並進一步討論可能的改善。

 

 


服務機構/對象

台南市身心障礙暨長照福利推廣協會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康樂街122號6號樓之1
網址:

輔具資源中心


地址:臺南市東區林森路2段500號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