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共創AI科技體適能

課程學年: 110學年下學期
課程名稱: 世代共創AI科技體適能
任課老師: 蔡美玲
開課單位: 醫學系
活動地點: 台南市

相關SDGs議題

良好健康與社會福利 教育品質 永續城市

心得與花絮

一、課程目標、內容及特色

   (一)目標    

       1.「以病友為師」之生理學習:將生理學知識用於高齡者體適能偵測
       2.比較高齡社會之失智與非失智長者之生理狀態
       3.移轉智慧科技至偏鄉,分析城鄉長者之接受程度
       4.服務科技創新改善傳統與智慧科技之使用落差

   (二)內容及特色

       1.訓練醫學生進行體適能檢測。
       2.收集場域參與這體適能數據說明老年人與年輕人生理差異之原因 (生理專業知識與技能評量)
       3.移轉 AI智慧科技至社區: 改善並設計提升偵測老年人生理機能衰弱之方法 (創造力評估)
       4.訪談並深入分析老年人使用,提升醫病溝通技巧,了解長者對智慧科技的接受度 (敘事力評估)
       5.個人反思:自我能力分析→敏捷力,領導力,復原力 (心理素質評量)

二、學生服務學習反思心得摘錄

「在服務學習的過程中我對服務的核心定義有了多次的轉變,從一開始我將長者視為物理上的弱勢族群,因此將服務的重心放在協助他們的行動不便,但在後來實際服務時卻發現長者們最需要的其實是所謂心靈的陪伴,因此我便開始透過以聊天的方式給予他們精神支持,而在其中也讓我的溝通技巧有了些許的進步。」

 

「這些訓練和經驗說實話並沒有改變我的個性,卻是給我一個改變的機會,讓我在匆匆下定論錢能夠再次告誡自己一旦忽視,會錯過其背後珍貴內容,同時也讓我從一個學生的角度轉換位置,親自探查社區的真實樣貌、實際的需求供給、與不同背景的人服務、互動,昔日僅出現在作業與冠冕堂皇的言論中的內容,都變得不再空泛,而我清楚自己如今只看到其光明的一面,僅看見受惠福利照護且善良的人們,這些經歷是一個起點,相信在未來有更多能學習與走入鄉里的機會,並在受挫與成就感的交織中一一撥開社會正義的面紗。

 

「我覺得服務學習的經驗使我看事情更全面,因為一個問題的解方有時帶來新的問題,衡量新問題跟舊問題哪個必較容易解決,新問題是否能被進一步改善是不得不思考的事情; 看世界則是更有同理心,看見有許多人住在資源不足、交通不便的地方,卻依然以樂觀的角度參與活動,讓我感觸良多。我看社區服務和社會正義則有了更細緻的見解,過去覺得社會正義是一個很大的議題,但是遠端科技結合居家檢測讓我明白社會正義是一棵大樹幹,但它可以有很多細小的枝枒,連接到許多不同的角落,雖然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卻能幫助有特別的需求的人。我能做的就是參與在這些過程裡,類似每次設計思考的發想與修正,都需要有人耐心去思考。」

 

三、課程影像摘錄

 

        


服務機構/對象

童心合憶小學堂(左鎮失智據點)


地址:台南市左鎮區中正里中正156-7號
網址: